学术研究
20190525-26知青与铁姑娘工作坊暨当代中国研究院成立仪式纪要
-
回溯历史群像,拓展中国研究边界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知青”与“铁姑娘”口述史研究工作坊召开
王余意、原璐璐、陆远
5月25日至26日,由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主办的“知青与铁姑娘”口述历史研究工作坊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召开。对上世纪50至80年代重要的社会群体“知识青年”和“铁姑娘”群体进行了跨学科研讨,并为即将开始的“知青与铁姑娘”口述历史访谈做了学术准备。参加本次会议的不仅由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浙江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美国海波因特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等机构的数十位学者,也包括了中国知青典范董加耕等在内的十余位知青代表。
考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亲历者反思到社会记忆构建
自上世纪50年代起至70年代末,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人口的压力,使一部分青年获得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及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知青”开始自发地大规模地返回城市,党和政府也开始予以认可并积极安置回城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逐渐终止。
此后,恢复高考以后,相当一批“知识青年”进入大学深造,逐渐成长为优秀的学者,“上山下乡”既是他们重要的人生经历,也成为他们的研究和反思的对象。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海波因特大学邓鹏教授是1964年下乡的老知青,他分析了1964-65年知青群体的构成、历史背景、心理结构和思想动机,利用丰富的史料和回忆录回溯了这一群体上山下乡的经历。他强调,我们要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这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道义。如实地记录历史,探寻诚实公正、温良敦厚的历史,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老三届”代表,复旦大学金光耀教授以江西省档案馆藏上海知青档案资料为基础,从知青接受地的安排和反应、知青与当地农民和干部如何互动的视角切入,考察了江西省对上海知青的接受与安置、知青与农民的工分矛盾、知青与农民的地域与观念差异、农村干部与知青的关系等问题。最后揭示出农民与知青的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农民与国家的矛盾,是农村日常生活逻辑与政治逻辑之间的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决定了这场“国家花了200个亿”的运动最终换得“买了四个不满意”的尴尬结局。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编审刘亚秋以“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历史事件为中心,运用亲历者的知青文学叙事、访谈资料、回忆录等叙事文本,探讨知青记忆及其机制问题。她基于文学作品将知青叙事分为苦难记忆、青春无悔记忆及忏悔记忆三个分期,探讨三种记忆的内容、变迁过程、特征、理论机制以及三种记忆话语之间的关系,最终回到讨论“社会记忆的变与不变”以及“记忆是什么”的主题上。刘亚秋指出,知青记忆的变迁中暗含反思性叙事和温暖叙事两条线索,记忆的“不变”来自国家话语的强势介入,“变”的动力则来自于时代变迁、去政治化社会思潮及个体生命经历的变化。
南京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沈捷副教授讨论了知青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相互关系,阐释了知青记忆的主线——“受苦”和理性选择,以及青春有悔/无悔评价背后的复杂动因,对有关知青记忆的自我传承、家庭代际传承和物化传承进行解说。她认为,在知青记忆的叙事建构里,诉苦主题是下乡之苦和城乡之别,在集体记忆强音之下,个体记忆的“微光”依然时时闪现。在知青记忆的评价建构里,知青对插队生涯的评价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双重评判标准,他们的下乡经历和后知青时代的人生历程都影响其对知青生涯的评价。从知青记忆的传承来看,知青不仅积极进行自我记忆的传承,也开拓家庭记忆传承渠道,并与政府、市场合力推动知青物化记忆的流传。
“铁姑娘”:一种历史记忆的建构与变迁
在1949-1980年后的中国,与“知青”、“劳模”等词同样流行的称谓是“铁姑娘”。这与1949年后鼓励女性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体力劳动的政策有关,并曾被视为女性解放的标志和最为重要的社会进步之一。随着这一政策的实施,女性被鼓励进入以前由男人从事的重工业、重体力劳动行业,各种被冠以“三八”的女性生产团队层出不穷,其中的成员被称之为“铁姑娘”,代表人物包括郝建秀、吴莲英、尉凤英、邢燕子、侯隽以及郭凤莲等。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金一虹教授从劳动的性别分工体制形成和文革时期“铁姑娘”的生产和符号化两条脉络分析了“铁姑娘”现象。她在历史长镜头下洞察了时代女性的形象塑造,包括近代“知识阶级”如何想象和制造“新女性”、共产党所开拓的“劳动妇女”形象制造的革命新传统,以及“国家制造”时代女性形象的谱系,由此回答了“铁姑娘”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在金一虹看来,“铁姑娘”概念的出现,把“男女平等”解释为“男女都一样”,让女性不顾其生理特点,硬去做男子做的事,这大概是今天的人对那一段历史批评最多、也是我们今天最需反思的地方。但是从认可“男女不一样”,到置疑、批判“男女不一样”,并用行动去挑战“男人做男人的事情,女人做女人的事情”的成见、定规,是一个人类寻求平等的难以绕过的阶段。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平等观,妇女中的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体间也有对男女平等的不同理解,对仍然要以体力劳动为主,始终生活在“男尊女卑”、“男强女弱”格局下的农村妇女,当她们发现能和男人做得一样好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精神解放。金一虹也指出,“铁姑娘”在今天既被大众文化也被社会主流所遗忘与摒弃,提醒我们反思“铁姑娘”究竟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历史遗产还是历史包袱的问题。
拓展中国研究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边界
本次“知青与铁姑娘”口述历史研究工作坊是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承担的南京大学卓越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研究”子课题“共和国人物群像”跨学科研究组成部分。
据研究院副院长周海燕介绍,“中国研究”是对当代中国在过去半个世纪内经历的巨大的社会变迁的一种学术回应,是用现代社会科学方法对当代中国的全方位研究。研究院的前身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在近20年的不断发展中,通过承办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设中国研究国际暑期班,编辑出版作为研究辑刊等途径,对于大量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未来的“中国研究”,将致力于实现基于本土社会、富于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的理论创新的目标。
研究院院长助理陆远介绍,“当代中国研究”项目计划在未来8-10年内,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的工农业建设成果和遗产、代表性群体及相关文化传统进行多视角的跨学科研究,旨在科学总结和反思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同时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边界的拓展。目前,该项目已经开展了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新中国农业建设口述史、新中国地标口述史、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的口述历史研究,召开了两次学术研讨会,建立当代中国研究资料馆并有若干批 珍贵资料入藏。
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邓燕华介绍了《中国研究》学刊。她指出,这份以“当代中国”为研究客体的学术刊物本着开放和务实的精神,坚持文化和历史的取向,以高质量的稿件水平持续入选CSSCI来源集刊。为了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中国研究》学刊采取匿名审稿制度,并且即将建立学刊的网站,期待与作者、读者形成广泛而深层的互动。
复旦大学周怡教授通过规范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研究中的质性研究写作作出指导。她首先依摘要、问题、理论综述、研究设计、实证发现和结论的写作顺序,就各个部分的写作原则做规范性的提点。而后周怡教授选择了三篇经典的质性研究范本,详解其中的写作要点及规范。具体包括如何理性安排写作顺序、理论文献的三种不同写作位置,以及由年代法、主题法和焦距法所构成的实证发现之写作等。
发布日期:2019-11-13 浏览:
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