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至1980年的整整16年间,在当时的国际局势尤其是中苏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工业生产的布局,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投入了超过2052.68亿元的巨资,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修建了25万公里的公路,通车了成昆、川黔、贵昆、襄渝等十条铁路干线,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成了军民品重大科研、生产基地45个,产生了包括攀枝花、六盘水、十堰、金昌等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30个,形成了能源、交通、钢铁、机械、电子、军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超过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包括贵州在内的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谱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建设历史上的一段峥嵘岁月。
在“三线建设”启动55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卓越研究计划”——“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项目以新中国工业建设为历史纵轴,以贵州“三线建设”的亲历者为口述研究对象,用紧迫的历史责任感和丰富的社会学想象力来全面呈现与深入分析七十年来的中国道路,由此启动了“大国重工——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暑期专项实践活动。团队由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周晓虹教授带领,来自南京大学、江苏省委党校、贵州民族大学、广州大学等多家单位共二十余位社会学、新闻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学者与博士研究生参与其中。
图2: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车间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