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接受文章类型:研究论文(定性、定量、理论、方法);综述类文章;书评
2. 行距、字体与字号
(1) 全文除特殊要求外字号为小四号;
(2) 全文行距:固定值18磅;
(3) 除特殊要求外全文字体中文用宋体,英文和数字都用Times New Roman;
(4) 所有标题都加粗;正文标题:黑体、四号;一级标题:四号;“摘要”“关键词”五个字:黑体、小四号;脚注:10号;英文正文标题:四号;“Abstract”,”Key words”:小四、加粗。
3. 摘要不超过 3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200字。英文姓名以名+姓的形式,如“费孝通”写成“Xiaotong Fei ”。
4. 各级标题:一级标题用“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2.”、“3.”……;四级标题用“(1)”、“(2)”、“(3)”……。一级标题居中,二级左对齐,三、四级标题左缩进两格。
5. 译名:
(1)正文中第一次出现重要的中译学术术语时(常用的除外),应用括号标明外文原文;
(2)正文(不含夹注)中的外国人名应采用中文译名(除熟知的人名外,一般应用括号注出原外文姓名);
(3)译名须统一,以学术界的通用译法为准。
6. 中文文献文内引用:文中凡采用他人研究成果或引述,须以“夹注+参考文献”的形式予以说明。
(1)引文后以夹注注明作者名、出版年份及页码【例:“引文内容……。”(费孝通,1981:25-27)】;
(2)若引文之前已出现作者名,格式如下例【例:费孝通(1995:25-27)认为“×××……”】;
(3)引用文集中的文献,应直接注明该文献的作者姓名;
(4)若引用相同作者同一年份内的不同文献,应在年份后以英文字母标出顺序【例:(费孝通,1981a:25)】;
(5)若同一夹注内引用同一作者不同年份的文献,则不同年份中间以逗号隔开【例:(费孝通,1981,1998)】;
(6)若同一夹注内引用不同作者或者同一作者不同译名的文献,不同作者名之间用分号隔开【例:(涂尔干,1999:123;Durkheim,1973: 24)】。
(7)中文标点符号为全角,英文标点符号为半角。
7. 英文文献文内引用:括号用中文全角,括号内的内容用英文半角格式
(1)独作:例如,(Mondak, 1993);
(2)两至三位作者:写出所有作者的姓氏。例如,(Barker & Tinnick, 2006);
(Ansolabehere, Rodden, & Snyder, 2008);
(3)三位以上作者:超过三位作者的作品的引用将在所有出现时作为第一作者的姓氏和“et al.”出现,例如,(Goren et al., 2009);
(4)图书章节:按顺序写出作者的姓氏、年,以及书中对应页码,例如,(Lakoff, 2002: 337);
(5)一句话引用多篇文献: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文献之间用英文输入法下的分号“;”和一个空格,例如,(Zaller, 1992; Mondak, 1993; Lee, 2002; Goren, 2005);如果引用中既包含中文又包含英文,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7)同样作者多篇文献:不同年份文献按年份先后顺序排列,年份之间用英文半角“,”分隔,例如,(Nee, 1989, 1992, 2005);同一年份不同文献用小写英文字母区分,例如,(Zhang, 2002a, 2002b)
8. 互联网上引用的文献不能作为正式参考文献列入文末参考文献栏中,一律作页下注处理,网络资料注释需要写明访问日期。
例如,
孙立平,1993,《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 香港:“华人社会之社会阶层研究讨论会”论文,参见http: / /www. aisixiang. com /data /5864. html?page = 1 ,获取日期:2018年11月26日。
冯兴元,2014,《格莱珉模式为何在中国走样》,财新网,7月8日,参见:http://opinion.caixin.com/2012-07-08.html,获取日期:2018年11月26日。
注:如果实在找不到作者,则以网站或媒体名字命名,例如:
GQ智族,2011,《GQ进化论:IT男的革命》,《GQ智族》(http://www.gq.com.cn/feature/evolution/itcrowd/),获取日期:2018年11月26日。
9. 访谈引用
在引用访谈后,以脚注形式,注明访谈的编号、访谈对象的身份以及访谈日期。例如:
访谈105 ,X村村支书,2015年8月7日。
10. 注释:采用页下注,全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11. 参考文献
(1) 文本或实质性说明中的每个引用必须具有相应的参考条目,并且必须在文本或注释中提及参考列表中列出的每个出版物。
(2) 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分别排列,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以作者姓氏英文字母A-Z为序排列,中文译名以译名的首个字母为准;如作者在两个以上,不同作者名之间以顿号隔开。
(3) 格式:中文宋体,标点符号为中文全角;Times New Roman, 标点符号为英文半角;悬挂缩进2个中文字符
(4) 中文参考文献格式
① 中文著作
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北京:商务印书馆。
② 中文译著
例如,
—— 如果作者有中文名,
阎云翔,2012,《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 如果作者无中文名,则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以逗号隔开,
布迪厄,皮埃尔,2016,《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③ 中文期刊论文
周雪光,2015,《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开放时代》第2期,第82-102页。
④ 中文书章节
边燕杰、卢汉龙,2002,《改革与社会经济不平等:上海市民地位观》,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509-531页。
⑤ 学位论文
常江潇,2018,《闺蜜:从闺阁到公共空间》,南京大学硕士论文。
⑥ 报纸新闻报道
习近平,2018,《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1月24日,第2版。
⑦ 内部文件
Z市人民银行,2012,《中国人民银Z市支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妇女财政贴息小额贷款工作的通知》,8月7日。(允许匿名化处理)
(5) 英文文献
① 在参考文献列表中,用完整的作者姓名(即Bearman,Peter,James Moody, and Kate Stovel,而不是Bearman,P.,J. Moody, and K. Stovel)
② 一位作者:第一作者姓, 名, 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字,卷(期):页码.
例如,
Messner, Michael. 2000. “Barbie Girls versus Sea Monsters: Children Constructing Gender.” Gender and Society 14 (6): 765-784.
③ 两位或以上作者:第一作者姓, 名, 名 姓, …, and 名 姓. 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字,卷(期):页码.
例如,
Gee, Gilbert C., & Katrina Walsemann. 2009. “Does Health Predict the Reporting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or Do Reports of Discrimination Predict Health?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Youth.”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68 (9): 1676-1684.
Blackstone, Amy, Heather McLaughlin, & Christopher Uggen. 2012. “Sexual Harrassment, Workplace Authority, and the Paradox of Pow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7 (4): 625-647.
Otte, Christian, Stacey Hart, Thomas C. Neylan, Charles R. Marmar, Kristine Yaffe, & David C. Mohr. 2005. “A Meta-analysis of Cortisol Response to Challenge in Human Aging: Importance of Gender.”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0 (1): 80-91.
④ 书籍:第一作者姓, 名, 名 姓, … and 名 姓. 年份. 书籍名字. 出版社所在地: 出版者名称.
例如,
Brizendine, Louann. 2006. The Female Brain. New York: Morgan Road.
⑤ 图书章节 (章节题目加引号,书名斜体,并须标明页码)
例如,
Correll, Shelley J., and Cecilia L.Ridgeway. 2003. “Expectation States Theory.” pp. 29-51 in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edited by John DeLamater. New York: Kluwer.
—— 同样作者多篇论文、章节:
Browne, Kingsley R. 2006a. “Evolved Sex Differences and Occupational Segreg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7 (2):143-162.
———. 2006b. “Sex, Power, and Dominance: The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of Sexual Harassment.”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Management 27 (2/3):145-158.
———. 2011.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Sex Differences in Workplace Patterns.” pp. 71-94 i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in the Business Sciences, edited by Gad Saad. Berlin: Springer.
12. 定量文章要求
(1)数据变量描述
—— 不论是公开数据还是自己收集的数据,需要写清楚数据的抽样框,抽样方法,数据清理方式,以及缺失值情况;
—— 所有变量均需写清测量方法。
(2)结果展示
—— 对于描述性表格,连续变量展示均值和标准差,类别变量展示比例(保留一位小数);
—— 统计模型结果要展示回归系数,标准误,样本量,和相应模型拟合指标(保留三位小数);
—— 统计显著标准 *** p<0.001; ** p<0.01; * p<0.05.
例:
表1. 有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变量 |
2010年 |
2013年 |
合计 |
主观社会地位评分(分) |
4.0 |
4.3 |
4.2 |
(1.7) |
(1.7) |
(1.7) |
|
阶层认同偏差(分) |
-1.4 |
-1.4 |
-1.3 |
(3.0) |
(3.0) |
(3.0) |
|
阶层认同偏差绝对值 (分) |
2.7 |
2.7 |
2.7 |
(2.0) |
(1.8) |
(1.9) |
|
教育年限(年) |
8.6 |
8.7 |
8.7 |
(4.5) |
(4.6) |
(4.6) |
|
收入(元) |
18039.0 |
22621.6 |
20321.0 |
(80211.4) |
(36337.9) |
(62390.7) |
|
党员(%) |
12.6 |
10.1 |
11.4 |
样本量(人) |
10,004 |
9,923 |
19,927 |
注:括号里数字为标准差。
表2. 父母社会地位对子女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N=9,923)
|
模型1 |
模型2 |
模型3 |
男性 |
-0.217*** |
-0.162*** |
-0.163*** |
(0.031) |
(0.031) |
(0.031) |
|
年龄 |
0.001 |
0.008*** |
0.009*** |
(0.001) |
(0.001) |
(0.001) |
|
居住在城市 |
|||
婚姻状况(参照组:未婚) |
|||
在婚 |
0.127* |
0.250*** |
0.311*** |
(0.054) |
(0.054) |
(0.057) |
|
离婚或丧偶 |
0.047 |
0.135 |
0.187* |
(0.076) |
(0.075) |
(0.076) |
|
社会流动感知(参照组:向下流动) |
|||
不流动 |
0.224*** |
0.279*** |
0.280*** |
(0.051) |
(0.050) |
(0.050) |
|
向上流动 |
1.059*** |
1.179*** |
1.179*** |
(0.047) |
(0.047) |
(0.047) |
|
父母经济地位 |
0.502*** |
0.766*** |
|
(0.024) |
(0.092) |
||
35岁以上 |
-0.037 |
||
(0.054) |
|||
父母社会地位??35岁以上 |
-0.150** |
||
(0.050) |
|||
截距 |
4.339*** |
3.890*** |
3.839*** |
(0.121) |
(0.121) |
(0.128) |
|
R2 |
0.243 |
0.275 |
0.276 |
注: *** p<0.001; ** p<0.01; * p<0.05. 括号里的数字为回归系数的标准误。
13. 图表:所有提交表格必须是可编辑格式,不能是图片格式;应分别连续编号,并注明图名、表名;图号、图名置于图的正下方,表号、表名置于表的正上方;引用的图表或数据须在图、表下注明出处;表格行高0.8厘米。
例:
表3. 20世纪50至80年代A厂车间内任务的性别化分配
任务类型 |
工作条件 |
技能要求 |
性别 |
前工段(包括前工段工段长) |
三班倒 |
工艺知识、体力 |
男性 |
后工段(包括后工段工段长) |
三班倒,流水线 |
速度、耐心、协调 |
女性 |
机修班 |
常日班 |
技术知识 |
男性 |
跟班机修 |
三班倒 |
技术知识 |
男性、女性 |
值班长 |
三班倒 |
沟通、协调能力 |
女性 |
图1. 基督教对联
图2. 中国非农就业人口在不同所有制部门之间的分布变化:1978-2008